2008年7月21日星期一

基层图书馆:死还是生(ZT)

2008年07月22日08:13 [我来说两句] [字号:大 中 小]
来源:中国青年报
  “大型超市近在咫尺,重点中小学遍布四周……”眼下,很多城市的新楼盘前,常常可以看到有类似字眼的广告横幅,购物环境、学校配置等被开发商当“卖点”,但广告里却罕见“图书馆”字样。昔日人潮蜂拥的公共图书馆,似乎正在远离公众视野。


  7月11日结束的2008年“中国图书馆学会志愿者行动”首站——湖北省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班上,面对近百名基层图书馆负责人,国家图书馆首席专家、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李国新教授指出:部分图书馆服务理念不强,若不加重视,整个行业都可能被社会淘汰。

  “县城图书馆在哪里?”当一位国家图书馆专家在一个县城调研时问及这个问题,十几个行人将其指向了新华书店。类似情节,让参加此次培训班的专家与图书馆馆长们哭笑不得。

  图书馆历来被美其名曰“人类心灵的庇护所”。然而,时下,“破”(馆舍破)、“旧”(藏书旧)、“少”(读者少)、“缺”(设备缺)、“多”(人员多)、“差”(效益差)六个字,却成了不少基层图书馆的真实写照。一些县级图书馆甚至没有馆舍,在生死存亡线上挣扎。

  湖北汉川市图书馆馆长段震透露,目前,到图书馆阅读报刊的多于看书的,而办理借书证的就更少,汉川(县级市)人口超过100万,注册读者只有6000余人。可这次跟培训班里其他地方的馆长一交流,段震发现,他遇到的情况“在一般城市里已经很不错了”。

  湖北孝感市孝南区图书馆馆长邵晓莉回忆道,1984年,她毕业分配到这家图书馆时,当时馆舍面积不到200平方米,每天最少三四百个读者,有读者甚至走上几十公里路到馆里看书。这样的热闹景象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,之后才逐年缩减。

  “公共图书馆首要责任是拉动人气,花了纳税人那么多钱,没有人气,是最大的浪费。”李国新说。

  图书馆为何人气渐淡?邵晓莉认为,制约图书馆人气不旺的“瓶颈”,在于图书市场的开放、网络和电视的普及,吸引走了一大批读者;同时,图书馆“阵地式” 的服务方式也有待改革。而在美国,九成以上的社区图书馆接通了互联网,八成以上的图书馆提供免费上网服务,七成以上的图书馆提供网上借阅服务。

  在对全国基层图书馆的调研中,李国新发现,目前有一些公共图书馆服务意识太差,导致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。“有的图书馆买入的新书,因为编号拖沓,要一年以后才和读者见面,新书变成了旧书;有的图书馆阅览室大门紧闭,上面落满尘土;有的图书馆把国家投资买电脑、建网络的数字共享工程变成了网吧,收取"零成本"的"上网费";有的图书馆把"开放时间"写成"营业时间",把自己当成超市……”

  种种现象,被李国新斥为“管理者不作为的表现”。曾有“中国乡村第一图书馆”的云南和顺图书馆让他印象最为深刻,这个建于1928年、由胡适题写馆名的图书馆曾影响极大,如今它却成了旅游景点,进去看书还要买50元门票。

  李国新忧虑的是,如今,档案馆、博物馆、书店等单位正在扩大自身功能,有取代图书馆之势,网吧、麻将馆等娱乐场所又在分流掉曾经的读者群,“如果图书馆任凭自身被边缘化,那这个行业最终都会消亡。谁会养一个对社会没有用处的公共单位?”

  希望何在?培训班上,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夫教授讲了这样一个事。前不久他收到一名高中毕业生的来信,那名学生写道,正是在当地图书馆的读书学习让他不断充实着内心,立志要考图书管理专业。“这说明我们的图书馆事业还是有希望。”陈传夫说。

  陈传夫认为,一个基层图书馆就是所在地区的文化心脏,是这个地区继续教育、社会阅读的一个平台或者中心。其功能和效益是无法用金钱和物质来计量的。在势不可当的信息技术革命面前,传统图书馆欲守住阵地确非易事。因此,图书馆必须打破只有“借还”服务的传统功能,往下延伸,为一个地方营造读书氛围,成为当地的文化信息交流分享中心。

  在美国,一个1000人口的小镇,图书馆志愿者数量达到200多位;汽车稀少的肯尼亚,一些图书馆用骆驼送书下乡……这些让陈传夫感叹的例子,目前一些基层图书馆也已开始了努力的探索。

  邵晓莉介绍,近年来她所在的图书馆针对老年人看书特点,有选择地购养生保健、休闲、饮食等的书刊,吸引了不少读者;对小学生开展读书会、免费借书,效果明显,一些家长甚至利用寒暑假每天送孩子参加。此外,一般图书馆的服务半径有限,距离太远的群众利用图书馆很不方便。而来自汉川的段震馆长透露,他们馆打破了“等、靠、要”的阵地式经营理念,巧借“三下乡工程”和“送资源下乡工程”,建立图书流动机制,使“死”书“活”了起来。

http://news.sohu.com/20080722/n258290852.shtml

没有评论: